[编者按]今年,学校确立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全面加强校风建设的整体发展思路,迈上了建设高水平大学新征程。就哈尔滨理工大学而言,人才强校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优秀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正在彰显。在学校即将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和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来临之际,学校推出“为党旗增辉”专栏,旨在充分展示广大优秀党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可贵品质,从而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引领广大师生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新贡献。
曾涛教授是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学者,他潜心研究,锐意进取,注重的是如何建立合理的科研梯队,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作为一名管理者,他率先垂范,创新实干,谋划的是如何凝聚集体的力量,促进学院事业全面发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诚于组织,敢于担当,身先士卒。多年来,曾涛教授一直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履行党员职责,他讲党性、重原则、树理想、端品行,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他人做出了表率,也为党旗增添了光彩。他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又是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和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两年来,他还获得了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十佳标兵”、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和黑龙江省“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之一。
政治可靠 思想进步
身为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曾涛教授积极承担党内工作,模范履行党员义务,自觉以法律、法规规范行为,以客观辩证的视角分析现实世界。他忠诚于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行为规范;他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做到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严谨做学、悉心从教。
曾涛教授多年来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课堂政治纪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为院班子成员,积极开展以反对“”为重要内容的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院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如今,曾涛院长又积极贯彻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是对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升华,简明扼要,切中要害。当下,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这是我党在自我提升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爱岗敬业 开拓进取
曾涛教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忠诚于高等教育事业,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勇于承担工作任务。他坚持以质量提升为主线,注重学院内涵式发展。近年来,曾涛教授带领全院师生克服困难、改革创新,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
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2013和2014年学院分别获得了矿业工程和建筑与土木工程2个硕士点,并开始招生,标志着学院在人才培养层次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近几年先后邀请美国、加拿大、荷兰、葡萄牙、英国等国外专家到我校建筑学院开展学术讲座,同时,定期派遣学院教师和研究生赴美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韩国等西方国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学院的声望和学术影响力。2014年,曾涛教授作为大会主席组织了第一届复合材料数值仿真和实验方法国际会议,来自美国、葡萄牙、德国、法国、波兰、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及台湾等五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2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本次大会引起了国内外复合材料领域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对于提升我校这些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从事学院管理工作的同时,曾涛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工作一线,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在教学工作中勤奋努力,一丝不苟,刻苦钻研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认真组织教学,完成教学工作任务。曾涛教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曾涛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提倡“质疑、探究”的精神,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近年来,曾涛教授累计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6名,这些学生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并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批建筑学、土木工程和工程力学等专业的理工学子学有所成,他们走向社会,逐渐成长为行业精英和社会栋梁,肩负起祖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曾涛教授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年轻教师的培养,近年来,先后为学院引进专业教师8人。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到美国做访问学者,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和政府机关挂职学习,目前他们都肩负着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岗位。
潜心科研 成果丰硕
曾涛教授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两年里,深深为我国最著名、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的浓厚学术氛围所感染。时至今日,他一直保持着当年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热情,他很少在午夜前休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攻克学术难关已成为他的习惯。他说:“做科研工作要耐得住寂寞,要以吃苦做前提、时间做保障。”繁忙的日常工作让他经常感慨:“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曾涛教授都要思考,今天我要做什么,要完成什么工作。他总能从日常生活中挤出时间来进行学习,出差过程中,他也没有中断他的研究工作,每次返程回来,他从来顾不上旅途辛苦、舟车劳顿,直接从机场、火车站赶往办公室,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在科学研究方面,曾涛教授紧紧围绕轻质复合材料设计、制备与表征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突出成果,他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曾涛教授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不断拓展专业领域和加强知识的积累,以严谨的科研作风、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突出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学生、教师和社会的认可。在建筑工程学院师生的眼中,曾涛教授是一个不分假期、不计寒暑,几乎天天都泡在办公室里看书、查阅资料和规划团队发展的院长和学业导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曾涛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3项以及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获“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他关于点阵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获“十一五”国防863优秀成果、关于纺织复合材料损伤和力学行为的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近年来,曾涛教授还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这支团队在超轻质复合材料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团队以国防重大专项需求为牵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陶瓷基点阵复合材料的新概念和制备工艺,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热防护结构轻量化的难题,使我国在高温热防护结构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他带领团队在陶瓷基仿生点阵复合材料领域开展开拓性研究,同时他也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顺利获批立项。虽然我校力学专业成立时间不长,但在他的策划和努力下,顺利通过初审,最终在和北大、清华、中科院力学所等诸多单位答辩竞争中获得批准。2013年,该团队被评为“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在他的指导和鼓励下,团队中的青年教师已逐渐承担重任,许多年轻骨干承担了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工作。
求真务实 以人为本
1994年,曾涛教授开始在我校工程力学系工作;2008年,任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曾涛教授在我校工作的20多年时间里,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自觉维护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他总是立足集体,顾全大局,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实现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共同把学院建设好、管理好;他心胸宽阔、为人谦和,热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重和信任,受到师生的敬佩和爱戴。
他坚信以人为本、服务育人,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以公正坦荡的心态对待学院教师,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不同教师间的关系;他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谋求学院更好更快发展;他经常深入到教师和学生当中,关心每位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曾涛教授认为,建筑工程学院目前的发展态势良好,但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全院教职工共同努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下,紧密结合城市工程建设发展需要,努力将学院建成国内高水平的建筑工程学院。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曾涛教授始终坚持以身作则,服务学院、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他时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道德素质,他真心诚意对人、尽心尽责工作,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广大教职工的好评。他用“行为人师、学为世范”的工作理念和“勤勉求进、务实求臻”的工作作风,弘扬和践行“双实双崇”的文化品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彰显共产党员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