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就业走访用人单位工作总结(三)-ag真人

 2015年秋季就业走访用人单位工作总结(三)-ag真人
欢迎来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新闻网!
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ag真人 > 招生就业 >

2015年秋季就业走访用人单位工作总结(三)

作者: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责任编辑:高山 审核:校对:
来源: 日期时间:2015-11-10 08:33:54点击:

---认清形势 准备充分 理性就业

经济学院 宋广军 赵鹏举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广泛邀请用人单位来我校举办专场双选会或参加我校2015年11月举办的毕业生秋季双选会,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信息,掌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现实表现情况及教学培养计划适应用人单位情况,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拓展校企项目合作等工作,按照校院两级走访要求,我们一行2人于10月9日至28日赴上海、苏州、无锡、镇江、扬州、南京等6个城市进行了就业走访。走访中能够感觉到我校坚持多年的就业走访工作已经得到社会认可,并对我校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及就业工作方式给予很高的评价。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走访基本情况

本次走访历时19天,共拜访39家用人单位和2家人才市场。其中,上市公司10家、合资用人单位13家、大型国企7家;与我校学生座谈10余次,约见校友40余人,与33家用人单位达成招聘或合作意向;成功邀请到12家用人单位、2家人才市场来我校召开双选会;发布信息41条(含招聘信息240条),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窗体顶端

此次走访,总体收获有三点。一是知己知彼,进一步拓展市场。走访交流不仅加深了我们与原有合作用人单位的感情,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开拓了新的市场(大部分为新合作的用人单位),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及时了解了当地的用人政策以及一些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二是正面宣传,扩大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在与我校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交流中我们得知:我校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能吃苦、忠诚度高、踏实肯干并具有一定研发能力,性价比相对其他高校高,用人单位均十分满意。这些毕业生的良好表现,为我校赢得了口碑,也为学校吸引来更多的优秀用人单位。三是广纳建议,积累延伸教育经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学业培养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更为今后对学生的培养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走访地区特点

(一)上海市

上海是中国特大城市,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处,隔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西与、两省相接。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也是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所在地。

通过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1研究所、泰禾集团上海区域公司、

上海市:中国第一大城市,又称“上海滩”,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外贸港口和最大工业基地;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部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

点点租上海分公司、携程网、和邦(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用友优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游久游戏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上海大区)分公司、万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用人单位的走访交流,我们发现,上海市就业呈现五个特点。

1、经济发展迅速,新兴行业多、公司多、就业机会多,人才流动快,用人单位需要补给大量的人才。

2、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高、节奏快,初来上海要做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心理准备。

3、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基本上要求有工作经验,对外语要求高。

4、上海部分用人单位不太看重名校效应,只要毕业生能力水平高,不论什么学校毕业都可以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

5、本科毕业生初期的工资待遇不高,大约在4000-5000元左右。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后,工资待遇根据个人能力进行调整。

(二)苏州市

苏州市作为江苏省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是江苏重要的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是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通过对苏州阿尔斯通高压电气开关有限公司、苏州佳世达电子有限公司、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百得(苏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优尼派特(苏州)物流有限公司等8家用人单位的走访交流,我们发现,苏州就业也呈现出五大特点:

1、用人单位多,机会多、工作生活环境较好,薪资待遇与生活成本比较合理,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有较强吸引力。

2、苏州用人单位以制造类用人单位居多,对计算机,电气、测控等工科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较大,对经济管理等其他专业需求量较小。

3、苏州各个园区外资用人单位较多,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

4、因经济不景气,苏州今年整体招聘数量较往年下降很多。

5、本科毕业生初期的工资待遇大约在3500-4000元左右,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后,工资根据个人能力进行调整。

(三)无锡市

无锡市位于平原腹地,南部,流域的交通中枢,从中穿过。无锡北倚,南濒,东接,西连,构成都市圈。自古就是,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是中国、中国和的摇篮、的发祥地。

通过对无锡电缆厂有限公司、无锡威可楷发斯宁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光群雷射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东林会计师事务所、无锡大众会计师事务所、无锡市大旺线缆有限公司等6家用人单位的走访交流,我们发现无锡就业有四个特点:

1、用人单位较多但较苏州规模小,以制造类用人单位为主。因经济不景气,今年用工需求较去年小,主要需求电气等工科专业的学生.

2、工作生活环境较好,节奏快、压力小,薪资待遇与生活成本比较高,非常适合刚毕业的学生。

3、为鼓励应届大学生到无锡就业,当地政府为首次到无锡就业的学生提供两年的住房补贴。

4、本科毕业生初期的工资待遇大约在3000-3500元左右。

(四)镇江市

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核心层城市和国家级重要组成部分;和在此汇就中国“江河”坐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通过对哈尔滨电机厂(镇江)有限责任公司、康士伯船舶电气(江苏)有限公司等2家用人单位和镇江市润州区人才服务中心的走访交流,我们发现镇江就业有两大特点:

1、与苏州、无锡等城市相比,经济水平较低、薪酬待遇不高;生活成本也非常低、生活节奏慢,非常适合刚毕业的学生去积累工作经验,作为步入其他城市的跳板。

2、镇江用人单位主要是针对船舶及船用设备、汽车发动机缸体制造等行业,对我校毕业生需求较少。

(五)扬州市

扬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

通过对在扬州邗江区的江苏牧羊控股有限公司、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5家用人单位和扬州市邗江区人才服务中心的走访交流,我们发现扬州邗江区就业有四个特点:

1、经济规模较大,有很多的大中型制造用人单位,整个区的经济占扬州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由于用人单位发展速度快,急需化工、电气、机械制造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2、生活压力小、生活节奏慢、生活及工作环境好,薪酬与生活成本比较高。

3、为鼓励应届毕业生到扬州市邗江区工作,该区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

4、本科毕业生初期的工资待遇大约在3000元左右。

(六)南京市

南京市是华东第二大城市,中国科教第三城,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政治、军事、科教、文化、工业和金融商业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南京历史悠久,有着超过2500余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通过对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中盛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方太集团南京分公司、南京中兴力维软件有限公司、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汇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9家用人单位的走访交流,我们发现南京就业有五个特点:

1、用人单位多,相较于苏州等城市机会也更多,但生活成本较高。南京主要需要建筑及建筑装饰安装业,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等专业的毕业生。

2、因经济不景气,南京今年的用人单位招聘计划较少,但招聘要求却更高了。

3、南京本地高校较多,绝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会以本地高校为主。

4、因生活成本较高,用人单位多招收本地生源,以保持稳定性。

5、本科毕业生初期的工资待遇大约在3000-4000元左右。

三、存在的问题

1、缺少名校效应,导致用人单位对我校了解较少。

在全球经济形势大气候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新常态的影响下,许多用人单位受到冲击,多数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大幅缩减,部分用人单位甚至在3年之内都没有招聘计划,有招聘计划的用人单位也纷纷提高了招聘门槛,对于非985、211等高校学生概不考虑或薪资待遇较985、211院校的毕业生有所区别。同时因为用人单位对我校了解较少,不知道我校的一些强势学科,所以对我校学生招聘较少。

2、学校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不畅。

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很对用人单位都要求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就要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实训,并且根据这段时间的表现给毕业生定岗、定工资。而我校在大四上学期设置的课程较多,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到用人单位报道,错失了很多机会。

3、我校毕业生相对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通过与用人单位座谈得知,我校学生在用人单位表现整体良好,但绝大部分同学只知道按部就班的做事,缺乏做事的主动性,创造性。这也是我校学生和名校学生的差距之一。

4、学生就业观念需要转变。

我校许多毕业生就业是都把目光集中在大城市,殊不知大城市虽然就业机会多,生活舒适,就业环境较好,但同时竞争压力也很大,生活成本偏高,职业发展空间狭窄。而对于我们这样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一线城市竞争压力会更大希望同学们理性地面对就业,不要盲目追求大城市。另外,对薪金和就业环境的预期也应趋于理性,对薪金和就业环境的期望不能过高,还是要先就业再择业,做好跨专业就业准备。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我们还了解到,绝大部分用人单位第一年给毕业生的薪酬都较低,但是如果同学们在用人单位能够工作三年以上,工资就会有大幅度提升,工作五年以上甚至能成为部门的领导。同时由于生活成本问题、环境适应问题、家庭原因等问题,很多外地生源在用人单位工作的稳定性低,离职率高,所以用人单位更关注本地生源。

5、增强学生情商教育迫在眉睫。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座谈得知很多新毕业的学生特别是名校毕业生,在工作中特别想展示自我,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而与人沟通能力极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及指导,致使很多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尤其是90后孩子,眼高手低、个性较强;以自我为中心,极度自负。

6、走访时间相对滞后。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很多用人单位为了招到更好的学生,将招聘时间提前。例如今年中兴通讯在哈尔滨的招聘时间就在9月11日,较去年早了将近一个月。除此之外很多大型用人单位也较去年招聘时间早了很多,而我们走访的时间相对滞后,导致我们拜访用人单位时,很多用人单位已经完成了本年度招聘计划。

四、建议:

1、尽早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做出合理认识。

让学生尽早接触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所在,有明确的求职意向,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选择与自己能力相符的职业去应聘,并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求职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以后的发展也会更好。

2、增强学生网上招聘意识,加强学生网上招聘技巧教育

由于哈尔滨地理位置较沿海城市偏远,同时随着用人单位招聘理念不断更新,网络招聘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很多用人单位不会到哈尔滨招聘,但是会在一些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因此,加大网上求职培训力度,在自我加强保护的同时,对电子简历、求职敏感术语等网络招聘进行一定的培训。

3、加强校企合作关系、争取建立更多的合作基地

由于与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不单单是只把学生送到用人单位还要依靠学院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科研合作能力及关系网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4、增强学生情商的教育培养。

唯智商论英雄的时代早已过去,用人单位更愿意要情商高的毕业生。所以在日常教育中多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拓展训练等,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加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情商水平。

5、加强诚信教育、较少违约率。

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签约学生的违约率,他们往往以一个学校上一年度的总违约率来决定增减该校的招聘名额,甚至将该校学生列入用人黑名单。鉴于此,建议学校应大力加强对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保证我校毕业生在外的诚信度和美誉度,为我校就业工作未雨绸缪,为学校长久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