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 执着向前-ag真人
欢迎来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新闻网!
理工人物 当前位置: ag真人 > 理工人物 >

言传身教 执着向前

作者:本报记者 陈 莹 本报学生记者 张晓琨责任编辑:成方哲 审核:校对:
来源: 日期时间:2015-01-07 14:55:24点击:

言传身教 执着向前-ag真人

——记“全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软件学院郭红教授”

作者:本报记者 陈 莹 本报学生记者 张晓琨

一叶才学,斑驳了青石小路;临风月下,染红了一地理想。在这样冰清的冬日里,笔者有幸对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主任郭红老师进行了采访。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一场温暖的对话。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刚刚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就是那一年,郭红老师风华正茂,25岁读完硕士,是亲戚朋友眼中的高材生,同时很多企业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但她毅然接受了母校的邀请,放弃了其他待遇优厚的工作,投身到了教育行业。20多年的从教路上,她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为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青春,贡献着力量。

教书育人 孜孜不倦郭红老师1992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现任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主任。从事教育事业20余年,从一名普通的专业教师开始,这一路上,郭红老师始终以“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为座右铭,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自己教的每个学生都要了解得细致入微。她听得懂学生的心声,看得懂学生的作为,指得明学生的方向。她笑着对笔者说,“我不是落后于时代的人,学生喜欢听谁的歌曲、爱看哪部电影、崇拜哪些偶像,我都知道。”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同学的情况,郭红老师定期与辅导员、班干部进行沟通;组织召开“怎样度过大学生活、如何搞好专业学习”等主题班会,旨在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误区;她用自己的爱心让学生感到温暖,使身在异乡的学生感到了一种家的温暖,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她精湛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

笔者向郭红老师询问了关于大学期间大学生学习的相关问题。现代大学生拥有高度的自由,但是经过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和巨大压力,一些学生面对突降的“自由”氛围往往把持不住自己,有些人迷恋网络、贪于享受、过度放松、虚度时光。郭老师深层次地解答这种现象,她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更多是为了高考,很多学生都会以为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实际则不然,所以有些学生来到大学后感到大学生活并不像高中老师们描述的或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有些学生能成功地转变角色,有些则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其次,在上大学之前,学生的生活大部分都是由家长和老师负责,“学生的责任就是学习”,正是这种错误的生活方式令一些学生不能在生活上完全独立;再次,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对于人际交往不甚了解,遇到事情处理得不妥善、不周全等导致生活上不顺心,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郭红老师中肯的回答让笔者深受启发———大学的我们虽然不再与之前的学生角色一样,但是我们必须树立自己的目标,掌握正确的方法,珍惜有限的时间,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而不是茫然无计划性地单纯学习和放松。

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郭红老师每年都要承担“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6门专业课程和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带头开展“数据结构与算法”等3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年均课时量在800学时以上。她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教与学”向“学与教”的转变。她不辞辛苦地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始终以“传授知识为根本,教书育人为己任”为理念,力争让每个学生听得懂、学得透、会应用。她不搞形式主义,不拘泥于书本知识,注重课堂教学环节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她连续9次被评为“优秀主讲教师”,2010年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与时俱进 敢为人先郭红老师深知当今时代“软件”发展极为迅速,她时刻关注专业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生怕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想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一味以传统的教育模式授课只会让学生与时代脱节。所以郭红老师注重教学改革,以“专业教学”为办学目标,以提高试点专业教学质量为核心,积极组织开展“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等活动,并组建cdio教学等7个教研团队,推行案例教学,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尝试开放式考试改革,让学生真正想去学习专业知识,而不是只为不去挂科、顺利毕业而学习,那样获得的知识只是表面的,会造成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上的缺陷。郭老师说:“学生选择考取哈尔滨理工大学是相信学校的实力,相信哈理工能带给他们光明的未来,而我们的教育就是他们的希望,我们必须对学生负责。”

在教学体制上,她创新采用分级式教学,在学生大一、大二期间积极举办各类活动,这不仅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对号入座”,通过活动了解自己所喜欢、所擅长的专业方向。在大三、大四期间进行“专业式学习”巩固、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让他们真正学以致用。

同时,她组织全系教师共同研讨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修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得到学校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在郭红老师及全体软件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软件工程系整体实力飞速提升,很多知名企业纷至沓来,软件工程系学生就业率连年攀升。

郭红老师注重教学的同时也时刻关注专业学科的尖端动态。只有研发出科研成果才能把握了主动,她反复强调,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她积极协助学院组建了4个团队,她本人近年来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其中ei检索2篇,合作专业教改论文6篇;申请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等教材2部,主持“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省教改项目,主持校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试点项目,参与“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改项目,获得“省高教成果一等奖”。郭红老师为所珍爱的高等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精力和热情。

一片真诚 无私博爱郭红老师对学生的帮助是无私的,她对学生的请求从未拒绝过。有许多考研学生经常来找郭老师答疑,让原本工作繁忙的她额外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并占用了她大量的休息时间,但郭老师毫无怨言。软件10-7班的张稳龙和软件10-4班的克昊哲,考研前经常拿着习题集来找郭老师求解,经常一讲就是几个小时,为了帮助他们弄清问题,郭老师甚至错过午饭的时间和下班的通勤车,耐心地一道一道地为他们讲解,直至他们明白了为止。后来张稳龙考取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克昊哲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他们报到后都给郭老师发来了诚挚的致谢短信,感谢在人生中遇到这样一位无私帮助、指明方向的好老师。

郭老师对有困难的学生更是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集成11-4班的姜文博不小心摔倒造成脑溢血,留下了后遗症,学习有较大困难。孩子家长曾找到郭老师,透漏想让孩子退学的想法。郭老师当即表示,尽一切力量帮助孩子,圆孩子一个大学梦。她经常在课上和课下帮助姜文博学习,因其身体原因吃力跟不上,郭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她不仅自己帮助他,还联合其他专业课教师,一起辅导他学习。郭老师说,成绩对他来说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想让这个不幸的孩子能够有一段美好的、终身难忘的大学学习生活。每次看到姜文博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郭老师心里感到无限的欣慰。

郭老师对待系里的青年教师同样倾注了一片真心。软件工程系青年教师较多,郭老师每年都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帮助也无微不至。她将自己的教案等教学材料都复制给年轻老师,并指导他们每一个教学环节该如何设计完成。每次分配教学任务时,郭老师都将有经验的老师与初入学校的年轻老师安排在一起合作,使年轻老师能很快熟悉业务,避免教学上出现疏漏。郭老师还与年轻老师们互相听课,不仅讨论课程内容,也探讨如何讲授知识。她告诫年轻老师们,只有你明白学生为什么不明白,你才能教明白。

坚强勇敢 铿锵玫瑰郭红老师刚就任软件工程系主任时,全系百分之八十为青年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教学经验少,基本教学能力亟需提高,且教师人均工作量大,学生人数连年增加,对知识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面对这种情况,郭红老师满怀强烈的服务意识,倾心于教学管理工作,在全系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她带头工作,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倾己付出。面对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她想尽办法、制定措施、强化管理,带头实施教师工作规范。在她的带领下,全系教师每年都能圆满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无任何教学事故发生,保证了教学质量,全系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在软件工程专业申请黑龙江省“十二五”本科重点专业和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工程中,她更表现出极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出色地完成学院的任务,得到了校院领导的认可,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很多人逐渐了解到软件工程是一个有实力的专业,却鲜知系里有这样一位志在千里的教师。她带领全系教师辛勤耕耘,通力合作,连续四次荣获校“三育人”先进集体殊荣。

采访的过程中,郭红老师始终淡然平和,谦逊有加。在事业上如此成功的女强人,背后却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历程。在儿子上高一的那一年,她的丈夫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巨大的悲恸侵袭着她和家人,然而突至的噩耗没有击垮郭红老师,她没有向任何人提起此事,还像平常一样生活着。她深知自己需用坚强来支撑家庭,让长辈们的生活得以宽慰,让未成年的孩子接受家庭的变故,让学生们不因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可是谁又能懂得她独自忍受悲伤的无限痛苦?郭红老师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很难想象她要靠着怎样的毅力和坚韧跨过生活的坎坷。“坚强的女人会哭,但不会认输”,她说,“人生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拥有勇敢与坚强,生活就不会击倒我们,困难就不会阻碍我们。也许惆怅会撕扯前进的脚步,痛苦会侵袭脆弱的身躯,可光明依然就在远方。”

在采访即将结束之时,郭老师送给学生们真诚的寄语:社会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永远不要失去信心,目标不是终点。

温柔如她,拼搏如她,坚强如她。郭红老师是学生眼中的师者,同事眼中的智者,亲人眼中的强者,事业之中的达者。在她眼中,我们看到一种力量,果敢坚韧;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一种精神,勇往直前。她给予我们一种闪光的亮点,那就是她对学生无尽的爱和对事业永恒的追求!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