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学校确立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全面加强校风建设的整体发展思路,迈上了建设高水平大学新征程。就哈尔滨理工大学而言,人才强校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其中,优秀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正在彰显。在学校即将召开第三次党代会、规划“十三五”之际,学校推出“为党旗增辉”专栏,旨在充分展示广大优秀党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可贵品质,从而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引领广大师生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新贡献。
科学研究是王宏民老师所钟爱的事业,他1982年参加工作,在科研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5年,调入哈尔滨理工大学前,他曾任哈尔滨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007年调入我校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任教师,作为一名有着29年党龄的党员和科技工作者,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在不断努力和勤奋学习中,提升自己,奉献自己。
恪守信念 履行职责
王宏民老师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参加组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政治上始终同党保持一致,洁身自律,思想上不懈怠不骄傲,工作中认真负责,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对待工作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绝不把任何牢骚和怨言情绪带到课堂上,全心全意地用良好的个人修养去影响学生。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配合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所应恪守的职责。
孜孜以求 潜心育人
王宏民老师主要承担了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包括“电子系统可靠性”、“光电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以及相关的实验课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教学工作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并能够坚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以克服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不足。教学中在一贯坚持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科学研究精神的影响与灌输。
他在科研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团队合作,创建了哈尔滨理工大学led光电工程研究中心。几年来一直坚持以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理念,形成了与企业技术合作、人才培养、项目承担的综合性产学研工作模式。
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中,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团队的合作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了led产品研发的中试基地。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产学研工作模式,即通过纵向课题的承担引领本专业对led前沿科学的把握,为与企业合作奠定具有绝对优势的技术优势基础;通过与企业合作承担的横向课题把科学技术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运用,同时也建立了科学技术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的窗口和纽带,并由此形成了对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和实践机会。
科研争先 成果丰硕
王宏民老师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工作与实践,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3项,横向课题多项。所承担的项目包括: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基于红外热场技术的led照明灯具热阻测量研究;哈尔滨市科技术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大功率led接触热阻分析及红外测量方法的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黑龙江省典型产业集群科技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哈尔滨市科技术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大功率led散热结构优化与热效分析;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大功率led工矿型电源智能驱动系统;.黑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大电流宽频钳形互感器试制;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半导体照明电热设计分析技术研究。
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作为led光电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在光电技术研究方面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实践的基础,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直致力于电子信息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工作,并在光电技术的研究主要在led照明技术方面开展工程实践和应用科学研究工作。参与配合科技部门组建我省led半导体照明产业战略合作联盟工作,与省内多家led相关企业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建立技术与教学合作的单位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远光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哈尔滨海格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若方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万瑞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哈尔滨固泰电子有限公司、黑龙江爱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哈尔滨鸿海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大东电子有限公司、哈尔滨鑫联华科技有限公司等从事led照明技术和相关产品的企业。同时也与国内多家led上游企业建立和联系和合作。
桃李不语下自成蹊
led光电工程研究中心现有研究生12名,2015年毕业的研究生5名,中心带头人王宏民教授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对所从事的行业非常热爱,了解当前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需求,他与长期在学校成长起来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些不同,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讲什么学生做什么,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写出研究生毕业论文。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的人才不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王老师对培养学生有自己的一套培养方案,要改变这种状况,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起辅助作用,让学生多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研发,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和设计能力;实际参与各种项目管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商,也要培养学生的情商,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他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参与项目,这样学生就按自选的课题要求,自己查资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操作,一切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组织与实施,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创造性和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申报专利等,中心采取了适当的激励措施。这两年王老师带的研究生毕业后,多名现在都工作在企业的第一线,成为企业中的佼佼者,受到企业的好评。也对当年在学校时,王老师给予他们的机会、对他们的培养和关怀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