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2名毕业生赴西部、艰苦地区和基层建功立业-ag真人

 学校22名毕业生赴西部、艰苦地区和基层建功立业-ag真人
欢迎来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新闻网!
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ag真人 > 招生就业 >

学校22名毕业生赴西部、艰苦地区和基层建功立业

作者:王坤责任编辑:杨剑锐 审核:校对:
来源: 日期时间:2014-06-19 18:22:35点击:

在毕业生离校前夕,学校共有22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赴西部、艰苦地区和基层去建功立业。其中,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3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5人,大学生村官志愿者1人,服务基层用人单位的毕业生13人。6月16日,经学校第440次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授予马涛等22名同学为2014届“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面对“到基层去、到艰苦地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召唤,这22名优秀毕业生响应学校号召,主动放弃安逸,选择艰苦地区就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学校“双实双崇”的文化品质。这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高尚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多年来辛勤培养教育的丰硕成果。在这22名同学中,有8名同学是中共党员。在人生抉择的关键时期,这些同学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放飞梦想,生动地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奋斗精神,也充分展示了我们哈理工学子的精神风貌与时代风采。参与我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14届材料物理专业毕业生马涛,毕业后毅然选择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我省齐齐哈尔市的偏远乡村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尽管条件艰苦,他无怨无悔。“我愿意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不悔的事,立志做一名有志向、有思想、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新时代青年,用自身行为带动志愿服务热潮,用自身所做诠释志愿服务精神”。今年签约新疆线缆厂的2014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李凯表示:爱就是要付出。选择新疆,选择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不管是那里的贫困落后、语言不通,还是那里严峻的环境,只要选择就不言悔,新疆会是我的第二个家乡,我愿意用我的热血建设属于你我的美好家园。在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背后体现的是他们奉献自我,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坚强的意志和决心,体现的是学校优秀学生的高尚精神品质,体现的是哈理人文化内涵的累累硕果。他们值得学校全体师生自豪和骄傲。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为选择到基层就业的学生架起信念桥,切实把时代的召唤和国家的要求转变为学校广大毕业生的自觉行动。通过以评选“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为载体,大力开展“爱国、爱党、立志、成才”的理想信念教育,定期举办就业形势宣讲会、主题班会、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到中小企业、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努力成为知行统一、品行良好、敢于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自2005年开始,学校先后有510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奔赴乡镇农村、地震灾区、中西部贫困地区和艰苦地区、艰苦行业。10年来,学校共为510名志愿服务基层的毕业生减免校内贷款434750元,奖励人民币1162000元,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择业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生中形成了立足基层、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优良就业传统和特色。涌现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曾满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甘肃省先进个人、首届“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者”陈艳刚,“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者”于衍刚、甘肃省泾川县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李俊霞等一批在基层成长、成才的先进典型。

学校热情关怀多年在西部,在基层、在艰苦行业工作的毕业生。2013年9月5日-18日,学校派人走访了工作在新疆维、甘肃的部分“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的毕业生和毕业生志愿服务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举行了5场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座谈会,探望了近60余名长期在西部服务,在基层服务、在艰苦行业服务的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个人及家庭情况、在企业的发展状况。经过沟通了解,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在艰苦生活中收获了坚韧的意志,在压力困难中收获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一线工作中收获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在看似单调的生活中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现任甘肃省泾川县交警大队指导员,2007年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奖章的学校校友李俊霞深情地说:“回首这八年来的成败得失,成功的鲜花既为我而绽放,也是为母校而盛开;失败的教训,既是今后前进的动力,也是自身潜能尚未充分挖掘的体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活和工作当中,以出色的成绩回报学校的培养和老师们的厚爱。”

这些学校优秀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广大在校生学习的好榜样。在此,学校对在祖国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做出正确选择,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学子们表示深深的敬意,我们始终坚信,你们会成为母校永远的骄傲和自豪,会成为创新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栋梁。

“猛将必拔于卒武,贤相必起于郡县”,我们希望学校全体学生向这些同学们学习,学习他们勤奋学习、学有所成的进取精神,扎根基层、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创业精神,树立报效祖国,志在四方的理想抱负,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努力成为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