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步入大三的时候,就听说2016可能是历史最难就业季,但是当一切都尘埃落定的那一刻,回想大学的四年,我想我算是求职大军中比较幸运的一个。
在大一的时候,我就有了生涯规划的意识,经常考虑将来做什么工作,并做了一些初期准备。比如找学长咨询;找家人一起讨论或者去网上关注求职网站的信息。总之, 让自己了解到自己将来想做什么,想做的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大致将来的工作地点,自己预期毕业后的薪资是多少,能不能满足自己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做什么,大学一般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想要干什么,这个时候你可以看看周围的同学们都在干什么,是在自习室里学习,还是在实验室里研究,或者是在外面找培训拓展自己的能力?迷茫的时候要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自我认识,看看自己的兴趣点到底在哪。这时你可以多找找亲戚朋友学长老师,让他们谈谈对你的看法以及对你的期望。不管找谁谈,这样你将能够深入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点所在以及优势领域,不仅有利于进行职业选择,也方便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
通过前面的工作,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以后。如果喜欢并且渴望做研发,那么可以考虑读研或者出国继续深造。如果目标职位是技术类、销售类、管理类或行政类可以考虑直接参加工作。做好决定以后就要对自己将来进行努力。上网找找你想要的工作需要的能力是什么,然后找办法把自己的硬实力提升起来,为将来的招聘做好准备。而我当时对自己的定位就是适合做技术,所以大学四年,我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参加了很多技术类的培训班,阅读了大量的技术类书籍,这也在我最后的笔试面试中脱颖而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校招前的前两个月,我买了很多书,都是为笔试面试做准备,大家都是本科生,公司的要求不会太高,但是基础要扎实,对一些在笔试里面经常要考的题目做一些练习什么的,现在网上的资源也是很多,可以找到很多大公司往年的笔试题,试着多做一做,一边做笔试题,一边看自己还不是很了解的东西。
接下来就是到了制作自己简历了,这个东西还是很有用处的,你在做简历的时候,就顺便能对自己的实力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简历不需要做的太花哨,但必须要有的一定要有,我主要写了五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掌握的技能,项目实例,大学期间的经历和自我评价,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掌握的技能和项目实例,这个一定要按着自己会的来,不能就为了简历好看,写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因为加入你通过了笔试进了面试,他们会按着你的个人掌握的技能而问这方面的知识。项目实例这个东西可以上网找,或者是问问学长或者身边的大神同学给你一点资料,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把各方面的知识点都理清楚。,而且要详细,描述的时候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所用技术和简单的描述,
自己在这个项目里负责的是哪一方面。接下来的面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基本礼仪和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增强面试的有效性。
(1)一旦和用人单位约好面试时间后,一定要提前5-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诚意,给对方以信任感,同时也可调整自己的心态,作一些简单的仪表准备,以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
(2)进入面试场合时不要紧张。如门关着,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开关门动作要轻,以从容、自然为好。见面时要向招聘者主动打招呼问好致意,称呼应当得体。在用人单位没有请你坐下时,切勿急于落座。用人单位请你坐下时,应道声“谢谢”。坐下后保持良好体态,切忌大大咧咧,左顾右盼,满不在乎,以免引起反感。离去时应询问“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得到允许后应微笑起立,道谢并说“再见”。
(3)对面试官问题要逐一回答。对方给你介绍情况时,要认真聆听。为了表示你已听懂并感兴趣,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点头或适当提问、答话。回答主试者的问题,口齿要清晰,声音要适度,答话要简练、完整。一般情况下不要打断用人单位的问话或抢问抢答,否则会给人急躁、鲁莽、不礼貌的印象。问话完毕,听不懂时可要求重复。当不能回答某一问题时,应如实告诉用人单位,含糊其辞和胡吹乱侃会导致面试失败。对重复的问题也要有耐心,不要表现出不耐烦。
(4)每次面试完之后,记下面试官的问题,回去之后查清楚答案,准备下次的面试。总之一定要勤快,面试网申也一样,都必须积累经验,不能偷懒,做得多了才熟能生巧。
择业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兴趣是最好的工作动力,要想做到正确择业,首先就必须了解自己,要清楚自己的性格等特点;另一方面要明确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对能力的要求,进而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成长完善自我,最终达到岗位的匹配需求。
马威杰同学在大一时候,就已经有了清晰地个人生涯愿景,进行了“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在自我评估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人格特质与社会环境,确定了自己职业生涯路线,对于大学生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后,往哪个方向发展,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
秋招和春招的时候,去跑招聘会就没有时间去上课,在提供证明的前提下,希望学校不要太计较缺课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