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精神,化工学院高度重视学校的工作部署和就业工作推进安排,根据我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学院领导班子、各专业系主任、骨干教师和辅导员进行会议精神的学习,认清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紧迫性,集中研讨如何促进就业工作的稳步推进。
2016年4月7日下午,化工学院召开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研讨会,讨论如何进一步落实李大勇校长2016年就业工作报告中全员就业的指导思想,着力提高化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部署2016届毕业生就业推进工作。会议由化工学院院长孙晓君主持,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刘长军、副书记徐春霖、副院长马慧媛、各专业系主任、骨干教师及学生辅导员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集中学习了李大勇校长在4月6日学校就业工作推进会中的讲话精神,会议讨论通过了化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推进实施办法(详见附件1)。
学院就业工作要在新形势下把握学生求职心态、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鼓励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就业促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学院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分专业召开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动员会,分析学生未就业的原因,督促未就业学生及时、高效地进行求职;二是发挥专业教师的纽带作用,利用好校友资源,大力邀请校友返校选聘毕业生,拓展学生就业市场;三是积极开展就业走访工作,搭建好与企业沟通的桥梁,积极主办或承办学院的各专业专场招聘会;四是召开考研调剂经验交流会,为通过国家线未进入复试的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同时争取优质学生回归母校、继续求学;五是以化工学院学习与发展支持辅导中心为依托,举办院长就业座谈会,由学院领导与学生约谈,通过谈心谈话,掌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问题,给予高质量的就业辅导和信息分享;六是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得优质就业机会,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就业。
会后学院分专业分头召开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的系列座谈会,了解学生在求职中的困难、求职心理和未就业的原因,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提供建议和指导。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环境工程和制药工程四个专业分别召开了就业座谈会,及时与学生沟通,发挥教师的人脉关系,积极推进就业工作的稳步前进。
附件1:化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促进就业实施办法
根据学校学生就业的相关文件精神,落实李大勇校长2016年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员就业的指导思想,结合我院学生就业情况,提出化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促进就业实施办法。
(一)明确目标责任,推进全员就业
把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实现全员动员、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化工学院教师队伍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共同拓展渠道,助推学生就业,确保顺利完成学院的就业工作目标。
1.针对2016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组织学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召开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集思广益,探讨提升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2.各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及时了解所带学生的求职动态,对未就业学生进行谈心谈话,了解、鼓励、指导其尽快实现就业。为学生创造求职的时间、经验、途径上的有利条件。
3.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专业教师影响力等,发挥专业教师的纽带作用。利用好校友资源,大力邀请学院校友返校选聘毕业生,拓展相关行业人才市场。
4.积极开展就业走访工作,由专业教师、学生工作人员组成就业走访工作组,立足省内、周边省市的相关企业,了解毕业学生的工作状态和企业岗位需求,搭建好与企业沟通的桥梁,积极主办或承办学院的各专业专场招聘会。
5.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要引导学生在考研中合理定位,鼓励更多地优秀学生继续求学,提升学院的考研率。
6.针对各专业未就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召开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动员会,分析学生未就业的原因,督促未就业学生及时、高效地进行求职。
7.针对2016年研究生入学初试情况,召开调剂经验交流会,为通过国家线未进入复试的学生进行专项指导,争取优质学生回归母校,继续求学。
8.以化工学院学习与发展支持中心为依托,举办院长就业座谈会,由学院领导与学生约谈,通过谈心谈话,掌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问题,给予高质量的就业辅导和信息分享,为提升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创造条件。
9.结合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农场”项目的实施,建立就业创业基地,为我校学生提供创业就业环境和条件。
(二)注重分类帮扶,助推优质就业
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优先战略”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指引,大力推荐优秀学生参加选调生等高层次选拔性就业项目,引导更多学生升学与出国,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得优质就业机会,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实现协议就业。
1、鼓励富有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扶持更多毕业生成功创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学生成功就业。
2、重点引导和支持优秀学生报考选调生、升学、出国等,组织好相关的培训辅导等,要站在打造未来杰出校友的角度,提升优秀学生的就业层次。
3、从面上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鼓励更多学生通过自身的精心准备和积极竞争获取谋求优质发展机会。
4、以化工学院学习与发展支持辅导中心为依托,通过课外辅导、朋辈督促等方式,对考研的学生提供自习场地和辅导教师,对完成学业有困难的毕业生进行个性指导,鼓励其抓住有限的在校时间,实现顺利毕业和就业。
5、对存在心理障碍的毕业生给予关心关注,会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时疏导,帮助“难就业”的学生“能就业”,“能就业”的学生“就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