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类型:求职心态,就业信息筛选,简历制作,笔试、面试技巧,求职礼仪,求职攻略
我是一名普通大学生。在一个就业形势危急的年代,签约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在找工作之前自己也迷茫过,是考研还是直接找工作这个问题让我纠结了很久。但我及时的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就这样去做了。
首先,我并不是学习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其次,毕业设计和专业课程,我很难进入到踏实复习考研的状态。但是如果只是为了不想面对社会,或者只是为了听从父母对高学历的渴望而考研,那终究是害了自己,因为那样肯定考不上,还错过的找工作的最佳时间。所以我决定,我不适合考研。
再说考公务员,大家心里都清楚,公务员的工资不吸引人,甚至很难有出头之日。最关键的还是考试这一块,不比考研轻松。最终我决定,我要踏踏实实找份好的工作。
找工作的第一步那便是写简历,最初写简历时我发现我在网上下载的模板很多地方我填不上,因为我这四年没有参加过什么活动,也没得过什么奖项。但是,请同学们千万不要放弃,因为hr根本不去在乎这些,他们在筛选简历时只看你是哪所学校,读哪个专业。所以,你需要将这两项做的比较明显。然后写清姓名和ag真人的联系方式即可,其余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修饰。千万不要觉得这是歧视学校。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自己的目标学校,即便你进入到门槛很高的公司,你的同事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而你仅仅是个211学校毕业的,在你们做相同的任务量时他的工资就是比你高,你会不嫉妒吗?你还会将全部心思投入到工作中吗?更何况我们连211都不是。还是那句话,定位要清晰,我们也要尊重高考的结果。
做好简历就要参加宣讲会现场投简历了,有的也需要网申。宣讲会是很重要的环节,这是你了解公司的最好机会,所以找工作就是跑遍各个宣讲会,不要懒惰。懒惰了三年多,这三个月绝对不能懒。宣讲会最关键的就是工作待遇了,像工科类,去南方的机会更大,因为那边企业多,机会多,需要人才的地方也多,而且那边的待遇不会太差。作为一个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切不可好高骛远,每月4000 的工资就是很高的。五险一金很重要,尤其是住房公积金,因为房子是中国所有人的难题,所以不给交这一金的公司一定不要去,因为这样的公司肯定很差劲。当你觉得公司的待遇你都可以接受,并且你的学校与专业也是公司的目标的话,那么你将会进入笔试面试。
有些企业会让你先参加笔试,但不会考你很难得东西,都是些考验逻辑智商的题,基本在招聘会现场就考,不会的话可以百度,不会别硬撑,这也是一种考验。
笔试过了就是面试,没有笔试的就直接面试。面试有很多种,无非就是考你的应变能力,以及你的形象。小型企业不会太严格,外企对形象要求很严格,所以一定要穿正装,代表你很尊重这次面试,言谈举止自己对着镜子练,表情很重要。如果你自己面对镜子自我介绍的话觉着别扭,那么面试官比你还不舒服。自我介绍提前准备好,背的熟练些,最好准备一个英文版的,因为有的时候会临场需要你用英文介绍自己,有备而无患。面试有自我介绍型的,一问一答型的,和无领导小组讨论型的。我就根据我自身经历给大家一一说明吧。
自我介绍型的比较简单,进屋先和hr问个好,然后坐下,双手将简历给他,并微笑。你的礼貌也会让他对你礼貌,然后他会示意你开始,你就讲准备好的自我介绍从容不迫的开始说。接下来,他会有几个问题,最经典的问题我都被问到过,被问久了,我也想出对策了。第一个问题问我的是,我家在黑龙江,但是工作离家很远,家人会同意吗?(我当时面试的企业在四川成都)我当时毫不犹豫的回答,首先,我知道贵公司的工作地点(表明你是有备而来),其次,我已经是一个独当一面的男子汉,我有自己的目标与选择(表明不是乱投简历),所以,我作为一个成熟男子做出的选择,家里是支持我的(表明态度),而且我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我在哪工作,就在哪成家,我也会把我的父母接过来(说明情况)。我觉得这是我回答的最好的一次。然后hr问我有女朋友吗?这个问题是个坑,你回答没有,他可能觉得你少些魅力,你回答有,他又会觉得对你是个牵绊。我笑了一下说,有,并且处了很多年了,她也不会阻止我去那边工作的,如果我今天因为有女朋友而失去我想要的工作,那我明天一定会因为工作而失去女朋友。hr笑道,我们不会让你没有女朋友的。然后我就过了面试,收到offer。当然这个我没有签,因为确实太远了,但是我需要大量的参加面试来锻炼自己。
最后我去了苏州的一家外企,并收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祝福,以上均是我在求职中的一些点滴的经验,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用到,并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此案例中王炜俊同学多次提到人生方向的选择以及与面试官的问答,求职过程中,面试是非常考验心理素质和交流能力的一关,学生们应该随着面试经验的累积不断调试个人简历和交流方式,敢于面对社会,积极迈向社会。
王炜俊同学能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就业,考研和考公务员三者中,正确把握自己的实力和特点,积极找工作,懂得把握面试机会从而积累很多面试经验,不妄自菲薄,勇于尝试进入外企,保持良好的面试心态,值得同学们借鉴和学习。
希望学校能帮助毕业生们拓宽和了解用人单位的途径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