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日至2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广东工业大学圆满落幕,我校有一项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一项作品获得全国三等奖。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我校再次有作品荣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
其中,由刘同亮老师指导的荣成学院代表作品“主从式高危作业机器人”获得了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由张文龙老师指导的材料学院代表作品“短切碳纤(cf)改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炭黑(cb)高性能ptc自控温伴热带的制备及其应用”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三等奖。
在本届“挑战杯”竞赛中,全国2000多所高校超过200万大学生直接参加,全国初赛中有528所高校、1569件作品参加,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共有318所高校的783件作品进入决赛,涵盖数理、信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机械与控制、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共计11个学科门类。由多名院士领衔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了竞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细致严格的评审。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此项活动旨在全面展示我国高校教育成果,激发广大在校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多年来,我校一直把“挑战杯”竞赛作为团委开展学术科创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挑战杯”竞赛为导向,重视学生科研创新和能力培养。校团委自2014年12月启动了校内竞赛,吸引了18个院系的100支团队,共计500余人参加。围绕作品立项、孵化和培训,校团委积极与教务处、科技处等部门合作,安排了多名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了两轮评审,经过初审、复审并提出指导意见,从50件作品中推选出15项作品参加黑龙江省“挑战杯”竞赛并全部获奖。
今年“挑战杯”开设“累进创新奖”,主要针对往届“挑战杯”参赛作品,参评作品或较当年参赛时有重要研究进展、或在作品孵化方面有明显成果、或得到学校支持基金跟踪培养、或被党政采纳予以实践等。通过参加本次“挑战杯”竞赛,校团委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挑战杯”校级竞赛中的培训、选拔、申报、答辩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竞赛组织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积极拓展思路,推进成果转化,为备战2016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做准备。
“主从式高危作业机器人”荣获全国二等奖
“短切碳纤(cf)改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炭黑(cb)高性能ptc自控温伴热带的制备及其应用”荣获全国三等奖
参赛选手为嘉宾讲解作品详情
专家评委对我校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附:我校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十四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
|
|
|
|
|
|
短切碳纤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炭黑制备高性能ptc自控温伴热带及其应用
|
|
|
|
|
|
|
|
|
|
|
|
|
“核@壳”结构导电微纳米粒子的构筑及其在介电功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