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胥黎曾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人的灵感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于孤独之外,不是忧愁,而是轻松与洒脱。与孤独之外的,是一种文静的性情,是一种深沉的状态。
花常开,人不在,每个人都会体会到孤独。平凡人把孤独看做一种苦难,时常会感到空虚、惆怅与沮丧,他们始终抱怨着,最后便在孤独中结束一生。而智者却不同,他们相信孤独是一种享受,远离嘈杂的人群,远离喧闹的都市,灵魂在书本中得以净化。于孤独中,他们的思维也在不断荡漾,孤独不是磨难,于孤独之外,是精神的沃土。孤独,正是智者的乐园,智者的摇篮,大凡圣贤之士,总是在孤独中创造辉煌。正如作家刘白羽所说:“一切伟大的创作,不可能来自灯红酒绿,热闹喧嚣,而来自孤独,因为孤独才能思考,才能博大精深。”
纪伯伦说过,在我的孤独之外,另有一种孤独,于其间的居者,我的孤寂竟是嘈杂的闹市,我的静默竟是纷乱的喧声。他相信,孤独是一种意境,于孤独之外,可能获得的是“一剪寒梅傲风雪”的畅快。热闹中的闲逸可能是令人厌恶的,因为可能是强迫的,孤独生活中的闲逸是愉快的,因为它是自由的,出于自愿的。黑塞说过:“天才经常孤立的降生,有着孤独的命运。”当你孤独时,不要伤心难过,而是要潜下心来好好学习,充实和完善自我。要知道太阳的辉煌是靠自身内在的巨大热量,而非反射外来的光线。
于孤独之外,体会到的是一种精神体验和享受,是人生旅途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只有学会体验孤独,才能更好地改造灵魂、改造生活、改造世界。孤独之外是一种伟大,只有承受孤独,才能拒绝一切诱惑。当面对世间种种诱惑时,一个孤独的前行者往往能够平静地面对。罗曼·罗兰正是一位伟大的孤独者,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创造伟大的灵魂;马克思也是一位伟大的孤独者,当时的统治者斥《资本论》为异端邪说,他也被驱逐出境,在极度孤寂与贫困交加中,他继续完善《资本论》,创造人类智慧的辉煌;梵高也是一位孤独者,在独处蜗居中创造出作品《向日葵》,时至今日乃成为收藏中的珍品。是的,孤独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伟大人物,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世界才更加美好。
于孤独之外,领悟人生的真谛。不是只有人陪伴才是幸福,很多事要靠自己完成。孤独是人的必经,爱和友谊不能将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要想走得远就要耐得住孤独。学会孤独,才能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