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师生之间交往交流交融。6月10日下午,理学院数学党支部与“石榴籽”工作室共同开展“结对子一家亲,我在理工有个家”认亲结对仪式,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刘迪、副部长任佳伟、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宋广军、副院长张辉、教师代表和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参加仪式,仪式由支部书记罗来珍主持。
在认亲结对仪式上,罗来珍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和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刘培垟介绍了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参与结对学生逐一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并对学校的亲切关怀和老师的真情帮助表示感谢。通信20-1班白央作为学生代表作表态发言,她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辜负学校和老师们一直以来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心与支持,并立志毕业后要回到边疆建设美丽家乡。16位教师与16名来自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亲结对,老师为结对学生赠送学习资料,并给学生佩戴上五彩绳和香荷包,结对学生为老师献上哈达,结对现场充满温情,师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有着37年党龄的宋迎春老师满怀真情的介绍了自己几年来帮扶少数民族学生的深切感受,她说:“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子,就是有了一个少数民族的孩子,让学生在这里多了一个家,不仅要对这些可爱的孩子提供学业上的帮扶,还要从思想上、生活上引领他们成长成才。”教师代表付作娴、李莎莎、李兴华分别从前一阶段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结对帮扶情况、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结对帮扶经验等角度分享自己对认亲结对的感受。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无党派人士赵辉也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他表示,要将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孩子,不仅仅用心用情帮扶少数民族学生,也要用心用情教书育人,为每名学生照亮成长的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省级教学名师王树忠说道,今天通过认亲结对仪式感触很深刻,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同时也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更多的关心关注关爱更多的学生,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成为一颗饱满圆润的“石榴籽”,将来回到祖国边疆地区开花结果。
刘迪在结对仪式上表示,学校党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从2018年开始开展理学院数学系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子一家亲,我在理工有个家”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帮助学生的思想、学业和生活,希望各位老师持续关注、大力支持、共同助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她要求参与结对的同学要珍惜宝贵机会,敞开心扉、主动、经常与老师沟通交流,在校期间学好专业知识,顺利完成学业,感恩回报社会。宋广军、张辉、任佳伟分别对结对教师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谢。
据悉,自学校2016年招收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以来,理学院数学系党支部已经连续四年与“石榴籽”工作室开展各种形式的认亲结对和帮助帮扶活动,老师们经常利用个人时间给学生辅导功课,疫情期间还通过线上为学生开设“小灶班”、为不能返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邮寄行李;老师们还与结对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欢聚一堂活动,逢年过节都会带学生回家团聚,一起包饺子,让学生在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冰城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摄影:付媛媛、翟亚琼)

结对仪式现场

与会领导发言

宋迎春、付作娴、李莎莎、班立群老师与学生认亲结对

左明霞、吕月明、赵辉、王树忠老师与学生认亲结对

李兴华、孟桂芝、于录、钟凤远老师与学生认亲结对

华秀英、宋显华、常笑源、罗来珍老师与学生认亲结对

党员教师代表发言

师生代表发言

教师为学生系五彩绳、戴香囊

结对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