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6日,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网络开学的第一天,为迎接这个不一样的春季学期“开学日”,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战线全体人员居家办公、积极筹备、精心谋划,为即将开始的在线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
积极行动,全体师生在线教学准备工作紧张有序
自2月初开始,按照《哈尔滨理工大学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要求,学校教务处及各教学单位积极联系和协调多个网络教学平台,结合学校现有课程实际,研讨网络平台在线教学ag真人的解决方案。组织任课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已建成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优先选用国家级、省级金课,依托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上传电子版教材、教案、ppt课件、录屏、录制语音、录制课程教学视频等完善课程资源建设,结合会议平台、直播平台等形式,为学生线上学习提供保障。
2020年春季学期,全校第一至第四教学周应开设理论课程3758门次中的3752门次已确定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程资源建设和在线教学模拟演练。其中超星尔雅1960门次(占52.2%)、中国大学mooc1174门次(占31.3%)、智慧树289门次(占7.7%)、学堂在线47门次(占1.3%)、其他方式(qq、微信、钉钉等)282门次(占7.5%)。

“课前,发布单节教学内容和逻辑思维导图,要求学生阅读电子教材,同步发布讨论题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观看课程视频,再次学习教学内容、思考讨论题;课中,设计线上同步讨论和同步练习环节,教师点评,师生互动;课后,布置线下作业、延时讨论和线下大作业,达到将线上教学内容消化理解、融会贯通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的目的,结合线上非标准化考试检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由省级教学名师、学生最喜爱教师、理学院数学系赵辉老师即将主讲的《应用随机过程》网络课程的各个环节。据赵辉老师介绍,该课程是本科高年级数学类课程,内容抽象、结构复杂、艰涩难懂。他利用超星学习通和qq群,全新设计了在线教学各个环节。为了实现“从认知学习--把握学生学习脉搏--适时调整线上教学内容--辅之线下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全过程,赵辉老师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的环节,为教学目标能够有效达成奠定基础。

面对疫情,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四年级同学对毕业设计充满了信心。他们说,疫情未能隔断我们与指导教师之间的联系,我们的指导教师张淑丽非常认真负责,每天都在线上耐心地指导我们撰写毕业论文,有张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有信心按时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任务。
省级教学名师张淑丽采用腾讯会议集中指导与微信个性化答疑相结合的方式远程开展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利用腾讯会议平台召开软件16级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会,布置了毕业设计任务,说明了毕业设计的目标、要求、工作内容、进度安排、要提交的文档和注意事项,详细讲解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同时,张老师还利用电话、微信、qq、邮箱等方式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个性化指导,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资料,与学生随时进行交流沟通,跟踪每名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对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及时地指导和帮助。

在学校在线教学教师培训群中,《创新创业基础》省级金课负责人、《光学》课程负责人理学院沈涛老师比较活跃,他把自己在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智慧树三个平台以及腾讯视频会议和钉钉会议系统尝试在线教学的心得体会和注意事项分享给同事们,希望大家尽快掌握线上教学技能,少走弯路。实际上,沈涛老师为了开展线上教学,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进入3月份以后,同为教师身份的爱人、上初中的女儿需要同时开展在线教学和学习,沈涛家里的电脑、麦克、摄像头等设备就紧急采购备齐了三套,确保一家三口能够互不干扰。

为了让广大理工学子更深入地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并做好自我防护,教务处引入并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智慧树平台《突发性疫情的认知、防护与思考》课程。该课程是由智慧树平台联合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山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众多名师及专家学者,整合预防医学、生物学、传染病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资源,联合推出了该课程,有助于各高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徐岸峰老师参与了课程的讲授。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近50万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我校参与该课程学习人数5千余人。同学们纷纷表示,该课程以新型冠状病毒、sars 等为例,从病理、心理、社会和历史等多角度和多侧面对人类历史上历次传染病疫情的内在机理和后续影响做了深入解析,为科学应对突发疫情、做好卫生防护、心理调节以及合理规划未来生活提供了有效指南。通过课程学习,我们在科学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消除恐慌情绪,坚定必胜信心,助力全面打赢防病抗疫阻击战。

电气学院、测通学院学生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实施在线教学模拟演练
逐级联动,各教学单位应对在线教学措施得当
各教学单位成立在线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建立学院领导、系主任、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联动机制,指导学生做好在线教学的准备工作,学生的指导与帮助到位,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渠道畅通。

为了实现思政课“小课堂”与抗击疫情“大课堂”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此次疫情防控为主要案例,第一时间将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转化为鲜活而深刻的教学素材,讲好抗击疫情的中国故事。每门课程通过精心研究教学内容安排尤其是思考题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尽快成长,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将教学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课之日起至学生返校前),采取“线上授课 布置思考题”的混合教学模式;第二阶段(学生返校后至学期末),采取小班讨论、个别辅导为主灵活多样的形式。
据了解,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组建6个教学团队,实施“战地星课堂”,疫情防控,人人是战士,处处是战场,每个家庭都是战场,特殊的网络教学模式,使家庭课堂像星星一样布满各地,通过思政课把每个学生教育培养成一颗璀璨明星。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加强线上课程考核和评价,材料学院各专业、课程组精心选定教学平台、认真完善教学资源、用心设计线上教学方案,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交流平台使用经验并进行集体备课,采取“平台 课程直播”的形式结合小班制授课,已组织学生完成在线教学模拟演练。针对部分学生的线上学习经验不足以及个别学生对在线教学认同感不强的问题,教师们进行线上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到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虽有不同但也有独特优点,是未来终身学习的新模式。
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课程2018年被评为省级金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外语教学部根据分级教学情况组成4个教学团队,通过优化完善线上资源,精修教案和试用教学平台等方式,确保全校大学外语课程顺利开展。

在线教学采取“必选加限选”、“主讲加助教”模式,在每一个教学时间段,教研室统一配备在线助教2人,配合主讲教师完成线上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在讨论、英汉互译、写作等环节中渗透课程思想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引领学生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重视并学习人际间及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交流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自上而下,集中全力做好线上教学筹备工作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将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为总指挥的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师生返校和开学工作指挥部,全面负责学校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学生错峰返校等各项工作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党委书记张洪涛、校长赵琳每天上午组织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例会,先后10余次听取、研究和部署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事宜。校长赵琳亲自参与指导起草《哈尔滨理工大学关于做好延迟返校期间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各司其职,共同实施并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工作。分管教学工作的刘胜辉副校长先后8次召开教务处班子成员会议,3月9日又召开全校范围内的教学工作视频会议,对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进行详细的研究、部署。
截至目前,教务处已经出台《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年新学期教学组织工作预案》,发布《哈尔滨理工大学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哈尔滨理工大学关于开展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生返校前学业问题解读》等,为保障疫情期间正常教学秩序提供了制度依据。
培训 服务,保障在线教学平稳运行
为了帮助教师们尽快掌握在线教学技能,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务处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职能,自2月7日开始,根据教师们所选平台组织实施在线教学培训工作。截至3月13日,教务处共建立超星尔雅、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学堂在线四个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培训群9个,累计参加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组织教师参加在线网络教学培训20余场,培训内容涵盖spoc课程建设、mooc使用和直播授课等,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在线教学技能,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教务处自筹备线上教学工作以来,全员上岗,全天候在线,集合各科室力量全力做好在线教学准备工作,为在线教学平稳运行提供优质服务。根据实验、实践课程延后的工作安排,结合适当缩短教学周的工作预案,教务科及时调整新学期教学进程,加班加点在一周内完成了新学期课表的重新编排并按期发布;学籍科创新工作方法,简化复学手续办理流程,完成补修、重修课程名单预制,为复学、转专业、重修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工作保障;教学科、教务科5名共产党员组成网络教学平台志愿服务团队,依托微信群,随时解答任课教师在线教学技术咨询;按照“毕业就业时间不推后”的工作要求,实践科组织完成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培训,全体指导教师按原计划远程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线上教学工作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下周一,我们云端见,全校师生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共同开启在线教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