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温润而泽 不负韶华-ag真人

 【榜样力量】温润而泽 不负韶华-ag真人
欢迎来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新闻网!
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ag真人 > 理工要闻 >

【榜样力量】温润而泽 不负韶华

——记2019年全省优秀教师、理学院胡军教授

作者:张强责任编辑:周长群 审核:校对: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日期时间:2019-12-23 09:46:10点击:

人物简介:

胡军,男,35岁,中共党员;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论文入选“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4--2016年,成为洪堡学者,到德国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进行学术交流;2015年,成为英国brunel university london访问学者,先后获得“第十二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第五届黑龙江省归国留学人员报国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年,入选“龙江学者--青年学者”等;2018年至今,任英国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欧洲地区发展基金项目研究员。他还担任ieee access、neurocomputing、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intelligent automation and soft computing、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等国际sci期刊副编辑/编委、ieee 会员、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网络化控制系统学组、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控制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数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工业与应用数学会常务理事、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等职。

胡军老师1984年出生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为改善生活条件和支持孩子上学,父亲当上了矿工,期间,父亲遭遇的三次事故负伤更加坚定了他刻苦学习的信念,让他时刻清醒认识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责任,这也正是他目前从事研究工作“不敢懈怠”的原因和无穷动力。胡军回忆,“一直以来,我都觉父母虽是农民却甚是开明,不断向我灌输知识的重要性,培养我、鼓励我、支持我,他们是我最温暖的港湾、最坚强的后盾。”

看到父母的不容易,他一直发奋刻苦,决心用学习改变命运。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在父母、老师、朋友们等帮助下,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读完了本科、硕士、博士,更是在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资助下到国外进行了2年的学术交流,既开阔了科研视野,又提升了科研工作能力。

光阴

在假日宁静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透着英气勃发、步履匆匆年轻人的身影往来于教室、实验室和家中,不分双休日、节假日,一心扑在教学、科研的岗位上。在家人的眼里,他早出晚归、晨炊星饭、夜食冷羹已成为常态,在他的工作日志里,没有节假日、寒暑假、双休日的概念,只有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计划。他就是理学院数学系副主任胡军。

胡军自2013年入职担任教师以来,珍惜时光,在从教的2200多天里,他奋力追赶时间,把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来,“只要不公出,家与学校几乎就是我全部的生活轨迹。”入职之初,家住东区的胡军的作息时间表是,早7:10时做通勤车到西区上班,上课结束后就一头扎到实验室至晚10:30时,再从西区步行回东区。暑往寒来天天如此。他的爱人是电气学院教师,在谈恋爱期间,爱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尽管都在一个学校,但是俩人几乎每周只能约会一次甚至连一次都达不到。婚后爱人开玩笑地说,你当时好像不十分喜欢我,连约会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挤不出时间来。胡军只能愧疚地笑着无言以对。在事业上,爱人是非常支持他,所有的后勤保障工作细致、周到、暖心,从而为他的事业提供了保障。

在他6年的教学生涯中,最大愿望就是培育合格且优秀的人才,他指导的研究生中,有7名学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省三好学生、校优秀毕业生,有10余名学生获得科技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发表/录用sci论文20余篇。2015级研究生宋越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入学基础相对薄弱。自入学以来,他根据该生的基础情况,制订了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从如何做文献检索、英文论文写作到制订人生规划等,他都亲力亲为,该名学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与进步,短短2年半的硕士求学期间发表sci/ei论文4篇,连续3年获得校一等学业奖学金,同时获得1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校优秀研究生、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此外,胡军平均每周为学生组织8学时讨论班,介绍本领域最新前沿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研究视野,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6名2016级硕士研究生中,有3位同学被录取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他珍惜时光,把所有时间资源用在学术研究方面,他秉承厚积薄发、潜心科研的态度在复杂动态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及其应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1部(排名第一)、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发表/录用sci论文60篇,ei论文20余篇,1篇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0篇esi高被引论文,google学术引用达2400次,sci他引1746次,单篇最高引用259次。

2018年9月,胡军与讨论班成员合影

传承

在笔者与胡军的交谈中,他曾多次提到每个人生节点遇到的好老师。他说,我之所以热爱教师职业,正是因为我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谆谆教诲,使我如沐春风,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难忘初中班主任宋老师的持续鼓励,正是因为宋老师的建议与坚持,我的中考志愿由中师改为高中,这才让我有机会步入大学的殿堂;硕士导师陈老师10年如一日的勤恳工作,对待工作的热忱等为我树立了榜样;博士导师王老师、高老师更是在我身上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他们对待科研的专注、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一直激励着我,鼓励我将这份职业做好,将所学传承下去。”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直是他的座右铭。他秉承了老师们的优良品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深知要得到学生们的拥戴认可,必先严以修身律己,凡事勤勉躬行,才能正己正人。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中,他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们潜移默化地传递着自己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传递着一种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他善于改革创新,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数学教学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陈规,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授课,积极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课后不论多晚总是当天完成所有学生的作业批改,第一时间做好学生课后辅导工作。并且,扎实开展与学生面对面的线下答疑和交流互动,严格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及每月工作进行总结,并亲自批阅、回复学生的总结报告、给出相关建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正是如此,学生们常说:“是胡老师的课使我们感受到了枯燥数学公式中蕴含着的无穷乐趣。”

他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一切育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他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畅谈人生,常以自己在国外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例,教育学生要爱国、要爱党,要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鸿鹄之志,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在教学工作中,只要没有出国科研任务,他都会主动申请担任新生班主任,培养本科生们的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科研平台。他曾指导过的本科生信科2016—1班张昌露这样说:“大二时,我到胡老师的实验室进行学习,在胡老师指导下开展并完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三年来,胡老师在专业学习,科研训练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记得有一次晚上胡老师帮我修改材料,一直到将近11点帮我解决所有问题他才回家,那次真的深深被胡老师严谨负责的态度所感染。而后才知道,工作到深夜是胡老师的常态。胡老师经常和我交流,告诉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做学术研究要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等等。今年我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在以后的学习、科研道路上,一定以胡老师为榜样,铭记老师的教诲,为科技强国之路贡献微薄之力。”

指导研究生学业

授业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并将课程中的知识点与前沿研究成果联系起来,指明知识点的重要性及可应用性,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挖掘科研潜力。工作6年来,他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其中多名学生通过“申请—审核制”到哈工大、西南交大等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的人生规划导师。2016级硕士研究生、2019级博士研究生贾朝清说:“自从师从胡老师,当初的迷茫不断转化成自信,自己在学习、科研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得了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发表了多篇sci论文,这都离不开胡老师的辛勤指导。胡老师凡事都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科研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引领作用。尤其是老师教会我的为人处世,做人,踏实、务实;做事,严谨、认真。能成为胡老师的学生是我的幸运。”2017级硕士研究生崔云菲说:“胡老师平易近人,待人真诚,做事认真,对待学术一丝不苟,爱护每一位同学。在读硕士的两年里,老师在我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了无私地帮助和关怀。在我萎靡不振时给我关心和爱护、在我迷茫无助时给我指路、在我遇到困难时给我鼓励与帮助。学习中,每当我遇到问题时,老师总会放下繁忙的工作,不厌其烦的指导我,总会在我偏离方向的时候把我拉回正轨,使我在科研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我的每一篇论文,老师都逐字逐句地修改,有的甚至都精确到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老师总是认真地指出我论文中的错误并耐心地指导我改正错误。生活中,老师总是鼓励我,对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都没放弃你,你为什么要放弃自己,你已经很棒了,要有自信。”虽然我知道自己也不是很优秀,但每次听完老师的话,内心总是暖暖的。除此之外,老师的生活态度、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时刻熏陶着我。老师平时工作特别的忙,但即使这样,在我们遇到困难时,老师总是第一时间尽他最大的努力为我们解决,老师从未向任何人诉苦和抱怨过,他总是微笑的对待我们每一个人。老师就像一道光,照亮身边的每个人,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温暖。”

胡军与硕士毕业生合影

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句话一直激励鞭策着胡军要不忘来时路,牢记初心使命奋力前进。

胡军深知,自己一路走来的每一步,从来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从来都离不开母校和老师的关心帮助;也正是因此,在面对国外高水平科研平台的邀请,他毅然选择了回到无法割舍的祖国发展;也正是因此,在面对诸多省外知名高校抛出的橄榄枝和高薪诱惑,他毅然选择了扎根这片他深深热爱着的黑土,回到母校、回到曾经培养他的理学院教书育人。这样一位信仰坚定、饮水思源、知恩感恩的优秀年轻教师,正在用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沿着来时路的方向扎实奋力前行。

自担任数学系副主任以来,分管学科科研、研究生等工作。他积极组织多场领域专家学术报告会、复杂系统优化分析及其应用前沿进展研讨会、数学学科青年教师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为学科中青年教师及研究生提供了与国际控制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及学习的机会、开阔了他们的科研视野、激发了科研热情。同时,他还牵头组织申报了“黑龙江省复杂系统优化控制与智能分析重点实验室”,并于2019年1月成功备案,成为我省第2个成功备案省重点实验室(数学领域)的团队。

初心使命,一个新时代叩问每个人心底的现实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使命,对于胡军教授来说,他的初心使命就是走上三尺讲台,以一颗对教育热忱执著的诚心,追求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教育初心,牢记着卓育人才、亦能亦德的育人使命。

在谈及今后的打算时,他说,在工作的过程中,我更加坚定了最初的梦想。未来我将继续加强学术创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年轻的力量。

2014年6月,胡军在德国学习期间与时任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joachim gauck)合影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网站地图